9.6??难怪
写在前面
今天聊一档韩国综艺:
《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
这节目可能又是很多人应该还没听过,我们也是翻上一届韩国青龙奖获奖名单的时候,才发现居然还有这么一档9.6高分的综艺节目,在获奖名单上高高挂着。
因为乍一看又是那种群体竞技生存类的竞赛综艺,所以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人,都会想起去年影响了全世界的韩国综艺《海妖的呼唤》。
但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如果《海妖》是“武斗”,这部就是“文斗”,《海妖》我们能“学”,这部我们不可能学。
因为它就如它的名字,思想验证区域——
思想是它的要素,验证是它的目的,(建造)区域是它的行为,The Community(共同体)是它的一个结果。
这节目具体来说,就是找一群价值观各有差异的人过来,模拟一次小型政治系统,让他们互选领袖、触碰平日很少公开探讨的社会议题,进行民主讨论,比如“是否同意所有男性都是潜在加害者”、“你最尊重哪位韩国总统?”“贫困的最大责任在于自己?”。
我知道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怀疑这种空中楼阁一样的讨论是否有意义,因为人永远在镜头前有表演成分,怎么可能上节目还敢说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就是这个节目第一个震撼到我的地方——
它为了保证真实,想了一些非常微妙的举措,比如每个嘉宾虽然是以代号入场,但一开始就接受了政治、性别、阶层和开放四个维度的考试,形成自己的政治光谱,一切赛程也都与这四个维度相关。
考虑到思想也是可以伪装的,节目在设定上做得非常完善,它不需要你讲出来,它就让你“装”。因为节目组相信一件事情,在节目和在日常,大家都会朝着某种“正确”去表演,但表演就意味着一定会下意识里露出马脚。
举个具体例子说,关于“是否同意所有男性都是潜在加害者”,你作为嘉宾选择了“是”,这个答案不会被公布,但是,你必须马上参与相关讨论,接受别人的试探,“你说会不会都是女性这么认为?”,如果你选择撒谎,那你必须时刻保持你的立场,不能在任何讨论中暴露出来,否则更容易被猜出政治图谱而被攻击出局,你还可能会因为言行不一,被当作不良分子(故意搅局的人)而被提防,也要面临淘汰。
这也就意味着,就算撒谎是可能的,但撒谎不会帮助你取胜,等于没有什么意义。借此倒逼玩家表露自己最真实的答案,哪怕会被攻击。
更有趣的是,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尽管这依然是一档更多停留在思辨呈现的节目,也没有对很多困局提出什么解法,但它的价值和意义更多在于,它真真正正地描绘了十二个具体的各个圈层的人。
他们可能是刚评论过资讯的网友,是地铁上擦肩而过的人,是你路过的奢侈品店的顾客,他们和我们共存一个空间,只是我们很难发生交互。
因此,对这些人的观察和了解,就等于掀开一切遮羞布,让我们首次作为“第三视角”,去观察「人类」本身,发掘可能被我们忽略了的一些关于人,关于社会的启示。
节目制作方面对我们来说肯定是没有什么参考性了,这篇也只能是以此为基点,找找这样的一些启示。
一、标签与人
前面提到过,节目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政治光谱测试,这跟火热已久的MBTI测试有一个共性,都属于对人的标签化。
如今对于标签化,我们要么十分警惕,觉得会加重刻板,要么乐在其中,既相信标签也利用标签。
而这档节目似乎更希望我们找到一个缓冲地带,既不过度依赖,也不应轻蔑和忽略,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而言。
它先是通过这样的标签化,让观众先入为主地对嘉宾产生某种片面印象,随后又让观众看到人与标签之间复杂的关系。
律师本杰明自认不是女权,但测试题里他同意“所有男性都是潜在加害者”。
河马和白熊的政治光谱非常接近,但他们没有成为一个队伍,白熊和超人的光谱几乎相反,白熊却一直听取超人的意见。
但你说标签毫无意义吗,也并不是,这四个维度的光谱里既包含“出身”这种过去的定义,也包含“开放程度”这种当下的定义,它在节目里更多就是作为一种辅助信息的补充,比如在节目后期,有个环节是每个嘉宾发表一段关于自己人生的演讲。
在嘉宾的叙述里,不论身份如何,都能让观众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标签定义,去理解该人之前的选择,拼凑该人的性格和逻辑,这个前提下,反而是丰富了人的形象的。
如此矛盾的呈现,我想就是为了让观众回到一种中间地带,去审视标签和人的关系。
我们如今所说的这种标签,当然不太同于之前“废物”“剩女”这类包含单方面歧视的标签,它更多是测试人对自己的定义,是一种精神名片,但标签都有的一个相同之处是,因为标签所具备的差异性,很容易造成外人的两极看法。
《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一书就有提出,很多负面标签的本质是一种“越轨”,面对这种越轨,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现代社会造成了人的温顺,所以越轨值得鼓励,另一部分人会认为越轨需要被消除。这两种都无益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标签背后的人与事实,因为我们已经绕过了标签为何得以存在这件事。
放到节目里,就比如部分男性嘉宾的自定义标签是平权(节目定义是,认为男女权利已经平等,不需要再改进),节目同时呈现了他们在多个议题上的态度,观众可以从中试图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以及这种想法背后有什么社会原因在支撑。
如果只是一味否定或赞同使用这种标签,用这种标签覆盖对人的定义,那就很难去更深入了解成因,更难以找到合适的应对之法,尤其是对于个体而言。
因此对于标签,我们需要做的是抽离和警惕,就像书里说的“我们不该认为它是某种特殊的东西...而应该仅把它当作一种有人不赞同而有人认同的行为,并研究两种视角的建立和维持过程。”
二、猜忌的两面性
节目设计了一个“不良分子”角色,被选中的嘉宾本杰明需要引发群体之间的不信任,离间彼此,当然大家如果不接受离间,也不会有实际的代价,但事实是,本杰明成功引发了人们的互相猜忌。
换句话说,节目实际是把不良分子制造成了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即没由来的猜忌。这不是特定的人或事引起的,而是每个人心里早就存在的,只要轻轻牵引就会得逞。
但有趣的是,节目并非一味呈现这种猜忌存在的负面性,由于嘉宾之间彼此不信任,所以权力实际被分散了,领袖的作用被进一步弱化,每个人得以更完整地保留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屈从。
这个做法让我想到了猜忌,或者说嫉妒、潜在敌意的两面性。
我们总是会觉得这些针对他人的恶意情绪是不应该的,是应该被自己强行消化掉的,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看呢?
我们应该看到它危险的一面,由于不信任,我们容易被它所掌控,被他人利用。
但另一方面,它又是别人必须“在场”才会发生的一种情绪,因此也是一种刺激源,它可以让我们有意识地观察自己所处的境地,就像《嫉妒与社会》提到的,克服这种情绪的欲望,会带来“实现积极成就的真正动力,并因此导致了对成就感的满足”。
对这种猜忌意义两面性的反思,也同时指向我们对其余一些负面情绪的看待,也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攀比,仇恨,虚荣等等。
如果我们停留在外界对这些情绪的评价,陷入局限性之中,那我们依然还是在倚赖外界的标准,而没有以主观视角感受它们。
当我们开始思考各种情绪对于自己的反作用力,或许它们对于我们的价值,会得以真正地显现。
三、人,身份,位置
不良分子的设计还让我观察到了另一件事。
这个设计让本杰明一开始就作为某种反派出现,作为一层嘉宾之上、观众之下的视角,加上他本身性格确实鲜明,丰富了节目的可看性。
节目这种做法本身无可指摘,这并不是一个刻意突出谁的设计,只是为了辅助政治主题的表达,对社群和人性进行更多维度的激化。
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这种设计刚好放大了我们对人的双重评判惯性。
因为他得到了这样的身份,给他的魅力有了直接的加成,所以强化了他的性格,他的搅局和捣乱、表演型人格也会因为被赋予了正当性,只显得有趣。
而其余的嘉宾,比如当了领袖,但没有给河马免于淘汰券的白熊,比如同样有部分表演型人格特质的记者浪子,都显然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她们的一言一行也都是更易于引发争议的。
我必须承认,我一开始也没能逃开这种惯性,会被不良分子所吸引,他原本就出色的能力得到了滤镜般的强化。
而对于别的嘉宾,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加成,我会更容易下意识地去苛求他们,比如白熊当了领袖,会忍不住对她投注领袖“应有”的高预期。
浪子当上了记者,也会忍不住想,记者是不是应该哪方面做得更完善,更匹配记者的身份,而几乎忘了这本身就只是一次社群模拟,所有的身份包括不良分子,都是短暂和虚假的,人还是那些人,特质也还是那些特质。
放在现实中似乎也是,对于那些先天就拥有了某种魅力加成、匹配自己理想面貌的人,很容易给出更多的好感,反之则更为苛待。
这里面所值得警惕的部分,更多不在于对于前者的祛魅,而是在于对后者的不公评判。
如果我们追求的人类视角是平视,那么我们自己的视角也应当努力持平,时刻关注人与位置的关系。
4、现代化困境和数字鸿沟
节目组有一个环节的议题设置是,部分嘉宾需要回答一些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比如韩国首尔有多少家便利店,还有开头提到的,22年韩国重罪的总受害者案件数量是24954件,其中女性的受害者数量是?(结果是21580件)。
这些议题看似与我们无关,我们可能没有确切知晓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必要,但你会发现一件有些违背直觉的事,就是尽管嘉宾们的职业、身份都五花八门,里面甚至还有议员,但他们依然很难回答得上来,估算准确度也不算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题目确实困难,另一方面,是每个人似乎都被困在自己的圈层里。
这就反映出一件事是,看似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在当下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现代化困境的。
一方面,面对洪流般的资讯和数据,我们看似无所不知,而且得到了更新、更丰富的表达和发声渠道,可同时,我们的信息也都被视为数据而收集起来,形成了一个比我们所见更巨大的数据库。
《数字利维坦与数字异托邦》一文就研究指出,数字技术对社会的冲击之一,就是造成“数字利维坦”与“普通个体人”间的信息权力的极度不平等。
换言之,我们所能看到的和所能寻找到的信息,都带上了被筛选、被删减、被赋予某种目的的可能性,这无疑就导致我们对一些更具体的数据,更全面的事件是缺乏了解和感知的。
因此,我们在关心和了解某一社会议题时,除了尽可能了解更多视角,还需要设法把数据之类放到更大层面、更多维度去比较,这样才可能更接近于某种真实和准确。
另一方面是,嘉宾之间的信息难以流通和共鸣,也显示了数字技术给不同群体之间,造成的观念固化和区隔。
我们如今面对的是一个流动的社会,但由于数字技术发展不平衡,在使用者和未使用者之间就易于造成一种数字鸿沟,甚至不同程度的使用之间,都存在差距,因此这种流动并没有让区隔的地域社群完成互通,而是加深了信息之间的隔阂。
我们或许可以以此为警示,更少地评判他人,而更多地关心目之所及的大小事,思考事与事之间的关联,而不是默认无关。
毕竟,现实一再证明,所有看似遥远和我们不相关的事,只要还没解决,丧钟就依然为我们所有人而鸣。对这档节目保持观察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参考及引用:
1.《数字利维坦与数字异托邦———数字时代人生存之现代性困境的哲学探析》,熊小果
2.《嫉妒与社会》,【德】赫尔穆特·舍克
3.《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美】霍华德·贝克尔
4.《人的境况》,【美】汉娜·阿伦特
5.《利维坦》【英】霍布斯
音乐/
配图/《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